裂痕的形成先容:
四川裂缝修补加固1、裂痕的形成: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为混凝土脱水,引起收缩,或者受温度高低的温差影响,大风的影响,引起胀缩不平均而产生的裂痕,混凝土裂痕修补处理,是指采取化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痕进行修复的技术。
混凝土裂痕一般有三种状态:静止裂痕,流动裂痕,正在发展的裂痕。
混凝土裂痕修补常规工艺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低压注胶修补,高压修补和开槽修补法,混凝土裂痕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判定裂痕是流动的仍是静止的;修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减少过多的渗漏、是否需要加固处理;裂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裂痕未来的变化数值和方向,
2、提醒:
一般大于2mm以上的裂痕选择开槽修补,流动裂痕和正在发展的裂痕必需进行观测,制定详细的方案。
3、常用修补方式,为低压裂痕修补,高压裂痕修补
4、专业裂痕修补技术:
合用于(桥梁裂痕修补、楼板裂痕修补加固、地平裂痕等)采用低压和高压注入法修复树脂,树脂可渗透结构体上细微裂痕,充分达到修补和补强的效果,使结构恢复整体性。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裂痕修补。
5、一般施工程序:
● 地平裂痕表面处理:松动部门剔除,并以空压机将表面粉尘除去。● 安装灌注头基座:基座用封缝胶封锁底部,并以每隔20~30cm的间距粘贴在裂痕上。
● 封塞灌注头基座及裂痕:用封缝胶把灌注头基座周围固定,并沿裂痕涂封缝胶以防止树脂灌注时渗漏。
● 安装灌注头进行灌注:
a. 将灌注用树脂按配比混合搅拌平均。b. 树脂装入灌注器内囊内。c. 将灌注头安装在灌注头基座上。
● 检视灌注中:灌注头内树脂残余量,若无残余,应即刻增补树脂,直到相邻基座有胶液渗出。
● 敲除灌注头及基座:内部的树脂待硬化后,即可敲除基座。
● 表面复原处理:表面凸起部门清除,磨平至原基面平齐,从而恢复原面
6、裂痕修补技术流程
结构、构件的静止裂痕,且裂痕宽度在0.1~2mm之间,裂痕修补方法首选选用打针法,裂痕修补材料采用AB树脂类修补胶液。
打针法施工工艺流程:裂痕处理(清理) → 粘贴注胶底座→ 封缝→ 配置灌注胶 → 打针裂痕修补胶。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痕,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痕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疏松层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痕内的灰尘吹出。
粘贴注胶底座:对于有通缝的厚度大于120mm的楼板、墙,需两面分别粘贴注胶底座。对于厚度小于120mm的楼板和墙,只需在一面粘贴底座。将底座底部周边平均涂抹一层封缝胶,留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将底座出胶孔对准裂痕,粘贴安装,底座安装间距200~300mm。
封缝:封缝胶是一种与自动压力灌浆器配套使用的裂痕表面封锁和粘底座胶,10min初凝,0.5h终凝即可进行灌浆。用小铲刀将封缝胶刮抹到裂痕上,厚度2mm左右,宽度20~30mm,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锁严密可靠。
配胶: 按灌缝胶仿单提供的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分别搅拌,以消除任何沉淀物,把A料和B料倒进混合容器,混合搅拌至颜色平均,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40~50min用完为宜。
打针是施工枢纽工序之一,应确保打针胶液的质量:将配制好的裂痕修补胶装入打针器,竖向裂痕按从下向上顺序,水平裂痕按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然后用丝堵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注入,如斯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过流时,可拆下灌浆嘴。